(资料图片)
为进一步破解村级经济增收难,莒南县板泉镇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,因村制宜持续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,带动村民增收致富,努力走出一条产业兴、村民富、乡村美的新路子。
种养结合挖掘潜力,促进产业发展多元化。2021年庞疃党支部为壮大村集体收入,党支部领办莒南县广龙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。支部拿村北废弃的池塘做文章,发展浅水水果藕种植项目。村集体以废弃汪塘入股合作社,村“两委”干部和村民以资金入股。秋天收获,亩产达五六千斤,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约8万元。为了发挥池塘资源的最大化,合作社试点养殖泥鳅,在池塘中放入10000多条泥鳅,每亩可增加收入约8000元。2022年上养鱼池党支部为增加村集体收入,成立莒南县鱼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,主要是林下金蝉养殖,为了加强合作社多元化经营,2023年新增花生、小麦和板栗种植,拓展林下养殖项目,新增了林下鸡养殖,年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。
土地入股激发活力,促进产业增收新引擎。周家岭村集体缺乏经营性增收项目,收入来源主要为土地流转。为增加村集体收入,决定由村集体带头成立莒南县祥和土地股份合作社,村集体和村民以土地入股。合作社一方面通过“自主经营+订单式种植”保障亩产收益,另一方面通过“农机人员+”新模式提高管理质量。村集体通过土地入股、自主经营,年可实现村集体增收17万元,为60个村民提供就业岗位。前王家武阳将900余亩的碎片化土地进行整合,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。村集体和173户村民以土地入股,主要种植玉米、小麦等粮食作物。为增加合作社收入,实行土地托管,将其托管给村内种植大户。村集体每年至少获得10万元的收入,入社的成员每年至少获得1100元/亩的收入。
云端销售增加动力,抓住产业发展新机遇。东高榆是中国木梳第一村,木梳文化历史悠久,为发挥木梳产业优势,2020年9月党支部领办莒南县高榆木梳工艺品专业合作社。合作社成立以来,为了打响高榆木梳品牌,弘扬木梳文化,做好木梳文化的传承性和体验性,建设了高榆木梳文化博物馆和木梳非遗体验馆。为了制造好产品,强化产品设计,开发设计了不同款式,注册了“鹊之桥”木梳品牌,提升了产品知名度。为进一步打响木梳品牌,2022上半年,抓住网络直播卖货的热潮,组建了电商直播团队,将电商销售作为销售主渠道之一。现如今,高榆木梳在抖音、快手、淘工厂、1688、拼多多均有产品在售,且销量可与传统销售相持平。
通讯员 王升盈
关键词: